古人就下了很多描繪廬山的詩句,你知道哪些呢?詩詞是中國的文化的瑰寶。那么關于廬山的詩句有哪些呢?古人也對廬山情有獨鐘。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廬山的詩詞名句,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么描寫廬山的吧!
1.橫看成嶺側成峰,遠近高低各不同。——蘇軾《題西林壁》
2.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。——蘇軾《題西林壁》
3.日照香爐生紫煙,遙看瀑布掛前川。——李白《望廬山瀑布》
4.飛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銀河落九天。——李白《望廬山瀑布》
5.廬山秀出南斗傍,屏風九疊云錦張, 影落明湖青黛光。——李白《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》
6.香爐瀑布遙相望,回崖沓嶂凌蒼蒼。——李白《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》
7.金闕前開二峰長,銀河倒掛三石梁。——李白《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》
8.早霞,晚霞,妝點廬山畫。仙翁何處煉丹砂,一縷白云下。——周德清《朝天子·廬山》
9.湓浦廬山幾度秋,長江萬折向東流。——岳飛《寄浮圖慧?!?/p>
10.廬山東南五老峰,青天削出金芙蓉。——李白《登廬山五老峰》
11.五峰高閡日,九疊翠連云。 ——王貞白《廬山》
12.夏谷雪猶在,陰巖晝不分。——王貞白《廬山》
13.泊舟潯陽郭,始見香爐峰。——孟浩然《晚泊潯陽望廬山》
14.靈山多秀色,空水共氤氳。——張九齡《湖口望廬山瀑布泉》
15.去年上巳洛橋邊,今年寒食廬山曲。——宋之問《寒食江州滿塘驛》
16.自在廬山,君游鄂渚,兩地相思。白鹿洞誰談舊史?黃鶴樓又有新詩。——周德清《雙調·蟾宮曲·送客之武昌》
17.廬山霧開見瀑布,江西月凈聞漁歌。——劉禹錫《送鴻舉游江西》
18.花映新林岸,云開瀑布泉。——張繼《江上送客游廬山》
19.南望廬山千萬仞,共夸新出棟梁材——劉禹錫《登清暉樓》
20.廬山曾結社,桂水遠揚舲。——劉禹錫《贈別約師》
21.笑別廬山遠,何煩過虎溪。——李白《別東林寺僧》
22.隱居欲就廬山遠,麗藻初逢休上人。——杜甫《留別公安太易沙門》
23.似得廬山路,真隨惠遠游。——杜甫《題玄武禪師屋壁》
24.巫山不見廬山遠,松林蘭若秋風晚。——杜甫《大覺高僧蘭若》
25.今夜封書在何處,廬山庵里晚燈前。——白居易《山中與元九書,因題書后》
26.索落廬山夜,風雪宿東林。——白居易《宿東林寺》
27.廬山去咸陽,道里三四千。——白居易《潯陽三題·廬山桂》
28.飄零委何處,乃落匡廬山。——白居易《潯陽三題·廬山桂》
29.草堂久閉廬山下,竹院新拋洛水東。——白居易《憶廬山舊隱及洛下新居》
30.范蠡常好之,廬山我心也。——王維《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》
31.覺來滿眼是廬山,倚天無數開青壁。——蘇軾《歸朝歡·我夢扁舟浮震澤》
32.歸裝漸理君知否? 笑指廬山古澗藤。——陸游《自詠示客》
33.廬山直陽滸,孤石當陰術。一水云際飛,數峰湖心出。——張九齡《彭蠡湖上》
34.夏六月,過廬山,知其勝而不敢留。——蘇轍《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》
35.雖玆山之勝,棲賢蓋以一二數矣。——蘇轍《廬山棲賢寺新修僧堂記》
36.廬山道士夜攜琴,映月相逢辨語音。——盧綸《河口逢江州朱道士因聽琴》
37.廬山依舊,凄涼處、無限江南風物。——文天祥《酹江月·廬山依舊》
38.腰懸竹使符,心與廬山緇。——韋應物《郡內閑居》
39.高人往來廬山遠,隱士往來張長公。——李頎《送劉四赴夏縣》
40.遠公遁跡廬山岑,開士幽居祇樹林。——李頎《題璿公山池》
41.廬山煙雨浙江潮,未到千般恨不消。——蘇軾《觀潮》
42.廬山瀑布三千仞,畫破青霄始落斜。——曹松《送僧入廬山》
43.君在廬山知不群,有疑是鶴又是云。——皎然《寒棲子歌》
44.廬山竹影幾千秋,云鎖高峰水自流。——朱元璋《廬山詩》
45.路遙西北三千界,勢壓東南百萬州。——朱元璋《廬山詩》
46.淵明歸去廬山下,未少黃花酒一杯。——方回《思家五首·世道駸駸似可咍》
47.重到廬山亦何喜,喜君知我我君知。——方回《次韻謝喻巖叟》
48.悵望廬山但愁絕,萬重云鎖幾禪扉。——方回《湓城客思》
49.廬山石橋天下奇,奔湍赴壑潛馮夷。——仇遠《題王師尹所藏三峽圖》
50.嘗聞廬岳頂,半入楚江湄。幾處懸崖上,千尋瀑布垂。 ——劉得仁《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》
51.東坡太白兩詩翁,詩到廬山筆更鋒。——楊萬里《又跋東坡、太白瀑布詩,示開先序禪師》
52.倒掛銀河分一脈,擘開玉峽出雙龍。——楊萬里《又跋東坡、太白瀑布詩,示開先序禪師》
53.廬山將欲雪,瀑布結成冰。——梅堯臣《覽顯忠上人詩》
54.千峰廬山錦繡谷,一水蜀道玻璃江。——陸游《記夢·我夢結束游何邦》
55.廬山岑寂夜,我是定中僧。——陸游《春雨·疏點空階雨》
56.湘寺分經帙,廬山寄藥鉏。——陸游《戲作野興·有酒皆堪醉》
57.憶在廬山始識君,當時惟擬共眠云。——徐鉉《送周郎中還司》
58.廬山根腳含精靈,發妍吐秀叢君庭。——李咸用《遠公亭牡丹》
59.歸路商量更舟楫,廬山彭蠡好風煙。——楊萬里《閶門外登溪船五首·無家不住曲溪邊》
60.卻因理發得披文,看盡廬山筆底春。——楊萬里《梳頭看可正平詩有·卻因理發得披文》
61.怪來今晚加餐飯,一味廬山筍蕨香。——楊萬里《梳頭看可正平詩有·老子平生湯餅腸》
62.見了廬山想此賢,此賢見了失廬山。——楊萬里《寄題劉疑之墳山壯節亭,用轆轤體》
63.君不見晦庵先生妙經學,廬山書院榜白鹿。——楊萬里《寄題萬安蕭和卿云岡書院》
64.彭滭收積雨,廬山放嫩晴。——楊萬里《題文發叔所藏潘子真水墨江湖八境小軸廬山霽》
65.湖外廬山已見招,春風好送木蘭橈。——楊萬里《過鄱陽湖天晴風順》
66.廬山山南刷銅綠,黃金鋸解純蒼玉。——楊萬里《過江州岸,回望廬山》
67.廬山山北潑藍青,碧羅幛裹翡翠屏。——楊萬里《過江州岸,回望廬山》
68.忽思舊宿廬山寺,曾聽懸崖瀑布泉。——趙蕃《夜賦》
69.康廬山水雄,三峽又爭長。——向子湮《句》
70.借問廬山三峽,與此飛流濺沫,今日定誰雄。——倪偁《水調歌頭·昨夜狂雷怒》
71.一山飛峙大江邊,躍上蔥蘢四百旋。——毛澤東《七律·登廬山》
72.有時夢入廬山去,瀑布聲中拄杖行。——王諶《次亞愚韻·萬里春光眼界明》
73.廬山正南面,瀑布古來聞。——江為《瀑布》
74.舊識廬山道,長懷鸚鵡洲。——趙蕃《施過之見過二首·君來能破悶》
75.廬山大似要元亮,江夏安能隱戴良。——趙蕃《次韻何叔信》
76.歐吟廬山高,坡詠西湖全。——趙蕃《余干游昌國寺》
77.久作廬山別,疑從夢境看。——趙蕃《與契兄》
78.昔年掛席過江州,曾為廬山盡日留。——趙蕃《昭禮在虞山與予分路昭禮舉王光遠在廬山別周·昔年掛席過江州》
79.少時未識廬山好,老去知山卻遠山。——趙蕃《留別趙南紀》
80.讀書廬山中,作郡廬山下。——蘇軾《登廬山》
81.要識廬山面,他年是故人。——蘇軾《初入廬山三首》
82.此生初飲廬山水,他日徒參雪竇禪。——蘇軾《圓通禪院先君舊游也四月二十四日晚至宿焉明》
83.我從廬山來,目送孤飛云。——蘇軾《陶驥子駿佚老堂二首》
84.法師逃人入廬山,山中無人自往還。——蘇軾《送蹇道士歸廬山》
85.廬山自古不到處,得與幽人子細窮。——蘇軾《和劉道原見寄》
86.一誦廬山高,萬景不得藏。——梅堯臣《依韻和郭祥正秘校遇雨宿昭亭見懷》
87.平生愛廬山,夢寢不可去。——梅堯臣《送僧了素游廬山》
88.勝地東林十八公,廬山千古一清風。——黃庭堅《東林寺二首·勝地東林十八公》
89.廬山秀出南斗傍,登高送遠形神開。——黃庭堅《壽圣觀道士黃至明開小隱軒太守徐公為題曰快》
90.從今要見廬山面,畫作屏風靜處看。——張耒《慈湖中流遇大風舟危甚食時風止游靈巖寺》
91.曾向廬山睡里聞,香風六斷世間春。——張耒《睡香花》
92.廬山多名緇,過客禮白足。——蘇轍《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·昔在京城南》
93.當年五月訪廬山,山翠浮聲寢食間。——蘇轍《書廬山劉顗宮苑屋壁三絕·當年五月訪廬山》
94.將流旋滴廬山瀑,已盡還來海上潮。——蘇轍《木山引水二首》
95.高安此去風濤惡,猶有廬山得縱游。——蘇轍《高郵別秦觀三首》
96.篙師不用匆匆去,遍看廬山群玉峰。——蘇轍《舟中風雪五絕》
97.岸回樊口依稀見,日出廬山紫翠橫。——蘇轍《自黃州還江州》
98.微風吹人衣,霧繞廬山首。——蘇轍《除夜泊彭蠡湖遇大風雪》
99.五字高吟酒一瓢,廬山千名風標。——宋無名氏《陶公醉石》
100.廬山佳處云英英,鶴歸誰識丁佐卿。——陳造《次韻高殿撰題東山》
101.今朝健起巡檐看,恰似廬山看水簾。——范成大《甘雨應祈·數日雖蒙霢霂沾》
102.今日偶來僧卻在,共煎茶吃話廬山。——方岳《暑不雜興·只鋤蔬甲亦妨閒》
103.廬山誰與主文盟,入得光芒北斗星。——方岳《南康宴考試官致語口號》
104.自參茶壑風煙美,略識廬山面目真。——方岳《性老致廬山茶》
105.要識廬山真面目,一溪明月冷於冰。——方岳《贈詩僧·瀑泉癩可能詩最》
106.今代廬山非昔日,督郵能酒更能詩。——項安世《還劍叔驥廬山詩卷·潯陽江上督郵誰》
107.渦水春深戰未停,廬山秋老夢方寧。——項安世《贈彭術士·渦水春深戰未?!?/p>
108.依舊廬山當左闔,新添濠水注前川。——項安世《西坡》
109.廬山淡薄已多時,誰與叢林洗敗姿。——釋正覺《暉禪人丐鹽求頌》
110.可中滋味欠些些,成就廬山筍蕨家。——釋正覺《小師慧果丐鹽求頌》
111.又說廬山去,閑看瀑布來。——趙師秀《送倪道士之廬山》
112.胡不見廬山三峽水,此源亦接明河底。——陳舜俞《三峽橋》
113.蜀道峨眉遠,廬山瀑布懸。——王恭《送衲子游方》
114.廬山瀑布幾千丈,較此不可分錙銖。——鄧仁憲《瀑布泉》
115.眼無廬山瀑布泉,暗滴石上時淙淙。——杭淮《張洞紀游用萬弘德上舍韻》
116.廬山瀑布天下聞,白河倒瀉千丈云。——來復《題廬山瀑布圖》
117.聞道青原新瀑布,奔飛絕似匡廬山。——屈大均《藥地禪師于青原得一瀑布名曰小三疊泉請予題長句》
118.廬山之奇在瀑布,飛流千道穿云樹。——屈大均《送客上廬山》
119.我昔廬山尋瀑布,香爐峰上披煙霧。——屈大均《追答王學士廬山篇見贈之作》
120.蕭條四壁空無有,新掛廬山瀑布圖。——陳大章《戊子生日書懷二首·其一》
121.廬山九疊翠不干,秋影平吞此長幅。——沈周《題杜東原先生雨景》
122.廬山五老天下觀,順流漸見迎風檣。——沈周《為郭總兵題長江萬里圖》
123.廬山秀在外,華山秀在里。——王履《入山》
124.廬山面目非難識,橫嶺側峰皆是真。——樓鑰《送一老住廬山歸宗·廬山面目非難識》
125.廬山之高誰不識,欲識其真了難得。——樓鑰《寄題高汝一少卿識山堂》
126.廬山試問高多少,欲望西川萬里橋。——洪咨夔《阻風呈趙史君三絕·遲速乘除轉晚飚》
127.廬山三萬峰,一碧天與齊。——岳珂《比聞趙季茂春板輿行春甚樂予躍然效之是日乃》
128.廬山北轉是吳章,巖草紛紛靜有香。——孔武仲《吳章嶺作》
129.要新詩準備,廬山山色。——辛棄疾《滿江紅·送李正之提刑入蜀》
130.[東林、西林寺在廬山北。——白居易《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》
131.蓮花峰在廬山北,湓水在江城南。——白居易《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》
132.天上筵多,人間到少,更不向廬山索鱖魚。——葛長庚《沁園春·渭水秋深》
133.及過廬山南,聞君初布治。——李覯《寄祖祕丞》
134.況值廬山遠,抽簪歸法王。——岑參《上嘉州青衣山中峰,題惠凈上人幽居,寄兵部楊郎中》
135.又不見歐陽公贈別時,說道廬山高哉幾各仞,即此便是劉凝之。——陳著《寄賦黃東發湖山精舍》
136.師從廬山洞,訪舊來于斯。——白居易《同微之贈別郭虛舟煉師五十韻》
137.而其東則廬山,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。——蘇軾《超然臺記》
138.食力非邀谷口名,灰心已入廬山社。——藍仁《又次國學生朱士堅游武夷韻》
139.江花江草廬山下,春江花朝秋月夜。——白玉蟾《琵琶行》
140.琵琶無聲萬艇橫,留得廬山遮醉眼。——白玉蟾《琵琶行》
141.偶然放浪到廬山,身在白蘋紅蓼間。——白玉蟾《快活歌二首·快活快活真快活》
142.恐在廬山中,飛翔逐黃鵠。——蘇轍《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·昔在京城南》
143.豈無吳生好手筆,為我寫寄廬山障。——何景明《吳偉飛泉畫圖歌》
144.鯨魚飛出白浪起,恍惚搖動匡廬山。——鄧雅《過彭蠡湖》
145.偶來水綠紅花野,自與廬山亦有緣。——白玉蟾《奉酬陳宮教》
146.誓入羅浮中,遂棲廬山曲。——靈一《遠公》
147.昔事廬山遠,精舍虎溪東。——劉禹錫《送僧方及南謁柳員外》
148.分符廬山陽,歸葺園與池。——董嗣杲《趙南康可齋築屋武康孟保園池喬木極有思致東》
149.回思廬山傍,塵土已生慮。——梅堯臣《送江西轉運馮廣淵學士》
150.道人家在海之南,來訪廬山老萬庵。——白玉蟾《呈萬菴十章·參同》
151.雁門僧避胡塵來,匡廬山中尋講臺。——邵寶《寄題東林寺壁》
152.南浦驚新雁,廬山隔晚風。——文天祥《題黃岡寺次吳履齋韻》
153.觸目昔人非,惟有廬山在。——方回《薄游嘆》
154.袖手江南去,白蘋紅蓼,又尋湓浦廬山。——呂洞賓《促拍滿路花》
155.一朝邂逅廬山下,擺手笑出人間塵。——白玉蟾《快活歌二首·誠哉一得即永得》
156.并遣巫陽招取來,分坐廬山泉上石。——楊萬里《寄題廬山楞伽寺三賢堂,呈南康太守曾致虛》
157.一篇妙絕廬山高,幾首清新寫郁陶。——喻良能《次韻王待制讀東坡詩兼述韓歐之美一首》
158.貝闕珠宮留不住,卻攜爐鼎隱廬山。——查藻《清虛庵》
159.客子幾多想,廬山千萬峰。——董嗣杲《懷廬山》
160.西湖風景無留戀,南岳廬山拄杖頭。——釋崇岳《正現上人游廬山》
161.繁香曾入廬山夢,遺佩如行湘水春。——仇遠《魯庵尊師以彝齋白描四薌命作韻語》
162.精爽忽飛越,夢到廬山中。——王之道《奉送果上人住開先寺》
163.卻是廬山夕作雪,楊花未春先擘綿。——方逢辰《南康遇雪》
164.九華真實是奇觀,更是廬山亦耐看。——王守仁《書九江行臺壁》
165.巍巍乎高哉,莫怪志士爭上廬山來。——羅家倫《廬山歌》
166.先生生長匡廬山,山中讀書三十年。——蘇軾《約公擇飲是日大風》
167.浮蹤又向廬山羈,殘骸未散挈缽棲。——董嗣杲《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》
評論列表 人參與